送新羅使

· 張籍
萬里爲朝使,離家今幾年。 應知舊行路,卻上遠歸船。 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島泉。 悠悠到鄉國,還望海西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蛟窟:傳說中蛟龍的巢穴。
  • :做飯。
  • 島泉:島上的泉水。
  • 鄉國:家鄉。
  • 海西天:指新羅,因其位於唐朝的東方,故稱海西天。

翻譯

遠赴萬里作爲朝使,離家已有幾年。 應該還記得舊時的行程,現在卻要登上遠行的歸船。 夜晚停泊避開蛟龍的巢穴,早晨做飯用島上的泉水。 一路悠悠地回到家鄉,回望時,心中仍念着那海西天的新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作爲使者遠赴新羅,多年後歸鄉的複雜情感。詩中,「萬里爲朝使,離家今幾年」直接點明瞭詩人的身份和離鄉的時間,透露出一種無奈和思鄉之情。後兩句「應知舊行路,卻上遠歸船」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舊時行程的回憶與即將歸鄉的期待。夜晚避蛟窟、朝炊島泉的描寫,增添了旅途的艱辛與異域的風情。結尾的「悠悠到鄉國,還望海西天」則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對新羅的留戀與對家鄉的思念交織的複雜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