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裴司空寄馬

· 張籍
騄耳新駒駿得名,司空遠自寄書生。 乍離華廄移蹄澀,初到貧家舉眼驚。 每被閒人來借問,多尋古寺獨騎行。 長思歲旦沙堤上,得從鳴珂傍火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騄耳 (lù ěr):古代駿馬名。
  • 司空:古代官職名,這裏指裴司空。
  • 華廄 (huá jiù):華麗的馬廄。
  • 蹄澀 (tí sè):指馬蹄不習慣新的環境,行走不順暢。
  • 鳴珂 (míng kē):馬勒上的裝飾物,行走時發出聲響,這裏代指高官的馬。
  • 火城:指京城,因繁華熱鬧如火而得名。

翻譯

這匹名叫騄耳的新駒因其駿美而得名,裴司空從遠方寄來給書生。 它剛離開華麗的馬廄,移動蹄子時顯得有些生澀,初到寒舍,舉目四望,滿眼驚奇。 每當閒人來詢問,它總是獨自在古寺間徘徊。 我常常夢想着在新年的沙堤上,能夠騎着它,伴隨着鳴珂聲,靠近那繁華的京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收到裴司空寄來的駿馬後的喜悅與憧憬。詩中,「騄耳新駒」形象生動,通過「乍離華廄」與「初到貧家」的對比,展現了馬的不適應與新奇感。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希望能在新年的沙堤上,騎着這匹駿馬,靠近繁華的京城,體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裴司空的感激之情。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

張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