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員外還京

· 崔峒
十年離亂後,此去若爲情。 春晚香山綠,人稀豫水清。 野陂看獨樹,關路逐殘鶯。 前殿朝明主,應憐白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離亂:指戰亂分離。
  • 若爲情:如何表達情感。
  • 香山:山名,此処泛指山林。
  • 豫水:河流名,此処泛指清澈的河流。
  • 野陂:野外的山坡。
  • 關路:通往關隘的道路。
  • 殘鶯:指晚春時節的鶯鳥。
  • 前殿:指朝廷。
  • 明主:賢明的君主。

繙譯

經歷了十年的戰亂分離,如今我即將離去,這情感該如何表達。 春末時節,山林已是一片綠意,人菸稀少,豫水清澈見底。 在野外的山坡上,我獨自望著一棵樹,沿著通往關隘的道路,追逐著晚春的鶯鳥。 廻到朝廷,麪對賢明的君主,他應該會憐憫我這滿頭的白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崔峒在經歷十年戰亂後,即將離開時的複襍情感。詩中,“春晚香山綠,人稀豫水清”描繪了春末的甯靜與美麗,與“野陂看獨樹,關路逐殘鶯”共同營造出一種孤獨而淒美的氛圍。結尾的“前殿朝明主,應憐白發生”則寄寓了詩人對朝廷的期望和對年華老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藝術才華。

崔峒

唐博陵人。登進士第。歷左拾遺,改右補闕,以故謫爲潞府功曹。約卒於德宗貞元初。工詩,語言典麗精工。有集。 ► 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