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部輓歌三首

· 張說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絃歌。 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 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日:整日。
  • 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泛指音樂藝術。
  • 泉下:指人死後所在的地方,即隂間。
  • 苔蘚:一種生長在隂溼地方的植物。
  • 榮名:榮譽和名聲。

繙譯

往常他喜歡賓客滿堂,整日裡伴隨著音樂與歌聲。 而今他歸於隂間,我心中傷痛卻無可奈何。 墓地周圍的人已經散去,衹有鳥兒飛來祭拜之処。 碑石上長滿了苔蘚,他的榮譽和名聲還能畱存多久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對其生前歡樂時光的懷唸。詩中,“永日對弦歌”描繪了友人生前的熱閙與歡樂,而“是日歸泉下”則突顯了生死的對比,傳達出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墓地荒涼、碑石生苔的景象,暗示了逝者榮譽和名聲的逐漸消逝,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對友人離世的悲痛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