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書索鏡

· 張繼
情親留故鏡,賤子感遺簪。 漢月經時掩,胡塵與歲深。 珠還仍向浦,鵲繞會歸林。 早晚清光至,窺予白髮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情親:情感深厚的朋友。
  • 遺簪:留下的簪子,比喻舊物或舊情。
  • 漢月:指漢地的月亮,這裏可能暗指中原地區。
  • 胡塵:指邊疆的戰塵,胡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珠還:比喻失而復得。
  • 鵲繞:鵲鳥環繞,象徵吉祥。
  • 早晚:遲早,終將。
  • 清光:明亮的月光,也比喻美好的時光或消息。

翻譯

情感深厚的朋友留下了一面舊鏡,我被這遺留的簪子所感動。 漢地的月亮經過時被雲層遮掩,邊疆的戰塵隨着歲月加深。 如同失而復得的珍珠仍向着海濱,鵲鳥環繞着終將歸來的樹林。 遲早有一天,明亮的月光會到來,照見我這白髮蒼蒼的親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舊友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轉、戰亂頻仍的感慨。詩中「情親留故鏡,賤子感遺簪」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舊物的感懷。後句通過「漢月經時掩,胡塵與歲深」描繪了戰亂和時光的流逝,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結尾「早晚清光至,窺予白髮親」則寄託了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期盼,同時也流露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張繼

張繼,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爲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