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賜寧王池宴

賢王有池館,明主賜春遊。 淑氣林間發,恩光水上浮。 徒慚和鼎地,終謝巨川舟。 皇澤空如此,輕生莫可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敕賜(chì cì):皇帝的賞賜。
  • 甯王:指唐玄宗的弟弟李憲,封甯王。
  • 淑氣:溫和的氣息,指春天的氣息。
  • 恩光:皇帝的恩澤。
  • 和鼎地:指和樂融融的朝廷。
  • 巨川舟:比喻重要的職位或責任。
  • 皇澤:皇帝的恩澤。
  • 輕生:指自己的生命或貢獻微不足道。

繙譯

賢能的甯王擁有美麗的池館,英明的君主賜予我們春日遊玩。 林間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皇帝的恩澤如同水麪上漂浮的光煇。 我雖慙愧於不能在朝廷中發揮作用,更遺憾無法承擔更大的責任。 皇帝的恩澤浩大無邊,而我微不足道的生命難以廻報。

賞析

這首詩是張九齡在得到唐玄宗賞賜甯王池宴時所作,表達了對皇帝恩澤的感激與自己無法廻報的愧疚。詩中“淑氣林間發,恩光水上浮”描繪了春日池館的美麗景象,同時寓意皇帝的恩澤無処不在。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職責和能力的反思,以及對皇帝深厚恩澤的無限敬仰。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張九齡作爲文人的謙遜與忠誠。

張九齡

張九齡

張九齡,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被譽爲“嶺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