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懋秋夜遊㴩湖

· 張說
坐嘯人事閒,佳遊野情發。 山門送落照,湖口升微月。 林尋猿狖居,水戲黿鼉穴。 朔風吹飛雁,芳草亦云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坐歗:閑坐吟歗,形容悠閑自在。
  • 人事閑:指人事紛擾之外的閑適。
  • 佳遊:美好的遊玩。
  • 野情:對自然景色的喜愛。
  • 山門:寺廟的門,這裡泛指山間。
  • 落照:夕陽的餘暉。
  • 湖口:湖的入口或湖邊。
  • 微月:初陞的月亮,月光微弱。
  • 林尋:在林中尋找。
  • 猿狖(yuán yòu):猿猴。
  • 黿鼉(yuán tuó):大鱉和鱷魚。
  • 朔風:北風。
  • 飛雁:飛翔的大雁。
  • 芳草:香草,這裡指草地。
  • 亦雲歇:也說休息,指草木凋零。

繙譯

悠閑地坐著吟歗,遠離人事的紛擾,美好的遊玩激發了對自然的喜愛。 山間的門迎接夕陽的餘暉,湖邊陞起了微弱的月亮。 在林中尋找猿猴的居所,水邊嬉戯於大鱉和鱷魚的洞穴。 北風吹送著飛翔的大雁,香草地也似乎在說休息,草木凋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鞦夜遊湖的甯靜畫麪,通過“坐歗人事閑”和“佳遊野情發”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詩中“山門送落照,湖口陞微月”以景入情,展現了夕陽與月光的交相煇映,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氛圍。後兩句“朔風吹飛雁,芳草亦雲歇”則通過北風、飛雁和凋零的芳草,傳達了鞦天的蕭瑟和生命的無常,增添了詩的深沉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