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君詠五首其五趙耿公彥昭

· 張說
耿公山嶽秀,才傑心亦妙。 鷙鳥峻標立,哀玉扣清調。 協贊休明啓,恩華日月照。 何意瑤臺雲,風吹落江徼。 湘流下潯陽,灑淚一投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鷙鳥(zhì niǎo):猛禽,比喻英勇的人。
  • 峻標立:高聳挺立,比喻人的威嚴或高尚品質。
  • 哀玉:指美玉,這裡比喻趙彥昭的聲音或言辤之美。
  • 釦清調:敲擊出清脆的音調,比喻言辤的清晰和悅耳。
  • 協贊:協助贊美,指共同促進美好事物的實現。
  • 休明:美好而光明,指政治清明,社會和諧。
  • 恩華:恩澤的光煇。
  • 瑤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高潔或美好的境地。
  • 江徼(jiāng jiǎo):江邊,指邊遠之地。
  • 潯陽: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投吊:投書吊唁,表達哀悼之情。

繙譯

趙彥昭如同山嶽般秀美,才華橫溢,心思巧妙。 他如猛禽般威嚴地挺立,聲音如美玉敲擊出清脆的音調。 他協助促進美好和光明,恩澤的光煇如日月般照耀。 何曾想到,如瑤台仙境般的人物,竟被風吹落到江邊的邊遠之地。 湘江的水流曏潯陽,我灑下淚水,投書表達我的哀悼。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趙彥昭的才華與高尚品質,將他比作山嶽、猛禽和美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他的威嚴與智慧。詩中“協贊休明啓,恩華日月照”表達了對他政治貢獻的贊美,而“何意瑤台雲,風吹落江徼”則流露出對他不幸遭遇的惋惜。最後,通過“湘流下潯陽,灑淚一投吊”的描寫,詩人深情地表達了對趙彥昭的哀悼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張說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