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
南國更數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華林苑,日晏景陽樓。
果下回仙騎,津傍駐綵斿。
鳧鷖喧鳳管,荷芰鬥龍舟。
七子陪詩賦,千人和棹謳。
應言在鎬樂,不讓橫汾秋。
風俗因紓慢,江山成易由。
駒王信不武,孫叔是無謀。
佳氣日將歇,霸功誰與修。
桑田東海變,麋鹿姑蘇遊。
否運爭三國,康時劣九州。
山雖幕府在,館豈豫章留。
水澱還相閱,菱歌亦故遒。
雄圖不足問,唯想事風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國:指江南地區。
- 數世:幾代,多指時間久遠。
- 北湖:指玄武湖,位於南京。
- 十洲:古代神話中的仙境,此處比喻湖面廣闊。
- 天清:天氣晴朗。
- 華林苑:古代皇家園林,這裏指玄武湖周圍的景色。
- 日晏:太陽西斜,傍晚。
- 景陽樓:原爲南朝宮殿名,此處泛指高處的樓閣。
- 果下:形容小巧的車輛,如牛車。
- 回仙騎:仙人的馬匹環繞。
- 津傍:河邊。
- 綵斿:彩色的旗幟。
- 鳧鷖:水鳥,鴨子和鵝。
- 鳳管:笙簫等管樂器,喻指音樂。
- 荷芰:荷花和菱角,代指湖上的植物。
- 龍舟:裝飾華麗的船,常用於賽舟活動。
- 七子:指七位著名的詩人,如曹植、謝靈運等。
- 酹謳:飲酒唱歌。
- 在鎬樂:指周文王在鎬京的歡樂時光。
- 橫汾秋:漢武帝劉徹巡幸河東時的盛況。
- 紓慢:寬緩懶散。
- 易由:輕易改變。
- 駒王:駿馬之王,比喻君主勇武。
- 孫叔: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賢臣,無謀指其智略不足。
- 佳氣:吉祥的氣象,此處指國家興盛。
- 霸功:建立霸業的功績。
- 桑田:古代傳說中大海變爲桑田,比喻世事變遷。
- 麋鹿:比喻失去權勢的人。
- 否運:厄運,不順利的時運。
- 康時:太平盛世。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此處借指張九齡的官職。
- 豫章:古代郡名,此指張九齡任職之地。
- 相閱:互相映照。
- 菱歌:採菱女的歌聲。
- 風流:指文雅風度,也指美好的時光。
翻譯
歷經了幾代南方的變遷,玄武湖才如十洲仙境般展現。 在明麗的天空下,華林苑的景色清新,景陽樓的日落景象令人陶醉。 小車在林間迴轉,彩旗飄揚在河邊。 湖面上,水鳥伴着優美的音樂,荷花與菱角競相開放,龍舟競渡熱鬧非凡。 曾有七位才子在此吟詩作賦,上千人齊聲唱和,彷彿重現了周朝鎬京的歡樂。 人們常說這裏是快樂之地,不遜色於漢武帝的河東秋遊。 然而風俗漸趨懈怠,江山易改,人心難測。 君王不再勇武,賢臣也少有智謀。 國家的繁榮已漸行漸遠,誰來重振霸業? 世間滄桑鉅變,從東海變爲桑田,昔日繁華之地如今只剩麋鹿遊蕩。 在這衰敗的時代,爭奪的是三國的殘局,而太平盛世只佔九州之一。 儘管山川依舊,幕府還在,但館舍已不再是豫章舊地。 湖水靜靜流淌,菱歌依舊悠揚。 宏偉的藍圖不再重要,只想懷念那些風雅之事。
賞析
張九齡這首詩通過遊覽玄武湖,回憶歷史,感嘆世事變遷。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玄武湖的美景,同時寓言性地表達了對國家和社會現狀的憂慮。詩中既有對往昔輝煌的追憶,也有對當今世態炎涼的反思。詩人以「七子」、「千人」等典故,寄寓人才凋零、文化衰微的感慨。通過對比「否運」與「康時」,揭示了世事無常和人事更替的主題。全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張九齡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敏銳的歷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