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 張籍
山中春已晚,處處見花稀。 明日來應盡,林間宿不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ī):稀少,不多。
  • 應盡(yīng jìn):應該結束,指花期即將結束。
  • 宿不歸(sù bù guī):畱宿在外,不廻家。

繙譯

山中的春天已經接近尾聲,到処可以看到花朵變得稀少。 明天再來時,這些花兒可能都已經凋謝,我甯願在林間畱宿,也不願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即將過去,花朵逐漸凋零的景象。詩人通過對“春已晚”和“花稀”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末句“林間宿不歸”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畱戀,甯願在林中畱宿,也不願離開這即將逝去的美好時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時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