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洞庭: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北部。
- 斷霞:指天邊斷裂的雲霞,形容其美麗而短暫。
- 江涔:江邊的小水流。
- 卉木:各種花草樹木。
- 湘戍:指湖南一帶的軍事駐地。
- 荊關:指湖北一帶的關隘。
- 賒:遙遠。
- 湖陰:湖的北面,因陽光照射不到而顯得陰暗。
- 魍魎:傳說中的山川精怪,這裏形容湖中神祕莫測的景象。
- 丘勢:山丘的形狀。
- 巴蛇: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這裏用來形容山丘的險峻。
- 島戶:居住在島上的人家。
- 巢爲館:以鳥巢爲居所。
- 艇作家:以小船爲家。
- 自憐心問景:自我憐憫地詢問景色,表達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感慨與自我情感的交織。
- 三歲客長沙:三年作爲客人在長沙度過。
翻譯
日出時分,洞庭湖水波光粼粼,春日的山巒上掛着斷斷續續的雲霞。江邊的小水流與花草樹木相互映襯,共同展現着繁盛的春意。湖南的軍事駐地顯得遼闊,北望湖北的關隘則遙遠無邊。湖的北面陰暗處似乎藏着神祕的精怪,山丘的形狀讓人聯想到傳說中的巴蛇。島上的居民以鳥巢爲居所,漁民則以小船爲家。我自憐地詢問這景色,已經作爲客人在長沙度過了三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洞庭湖畔春日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詩中「日出洞庭水,春山掛斷霞」以壯麗的畫面開篇,展現了洞庭湖的遼闊與春山的秀美。後文通過對江涔、卉木、湘戍、荊關等元素的描寫,進一步豐富了地域特色與自然景觀。結尾處的「自憐心問景,三歲客長沙」則透露出詩人對異鄉生活的感慨與對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
張說的其他作品
- 《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 》 —— [ 唐 ] 張說
- 《 代書答姜七崔九 》 —— [ 唐 ] 張說
- 《 崔尚書輓詞 》 —— [ 唐 ] 張說
- 《 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鈞天舞 》 —— [ 唐 ] 張說
- 《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 —— [ 唐 ] 張說
- 《 奉和聖制途次陝州應制 》 —— [ 唐 ] 張說
- 《 奉和聖制同劉晃喜雨應制 》 —— [ 唐 ] 張說
- 《 奉和聖製千秋節宴應制 》 —— [ 唐 ] 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