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賈島

· 張蠙
生爲明代苦吟身,死作長江一逐臣。 可是當時少知己,不知知己是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代:這裡指清明的時代,不是指明朝。
  • 苦吟身:指苦心吟詠的詩人。
  • 逐臣:被放逐的臣子。
  •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知心的朋友。

繙譯

他生來就是那個清明時代裡苦苦吟詠的詩人, 死後卻成了被放逐到長江的孤獨臣子。 可歎的是,在他活著的時候缺少了解他的人, 不知道那些了解他的人究竟是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賈島生前孤獨、死後被遺忘的哀悼之情。詩中,“生爲明代苦吟身”描繪了賈島生前的形象,他是一個在清明時代中苦心創作的詩人。而“死作長江一逐臣”則暗示了他死後的孤獨與被遺忘,如同被放逐到長江的臣子,無人問津。後兩句則抒發了對賈島生前缺少知己的遺憾,以及對那些可能了解他的人的無知。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賈島的深切懷唸與對其生前遭遇的同情。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