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與友人對月

· 張蠙
每到月圓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歡。 一千二百如輪夜,浮世誰能得盡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月圓:滿月,指農曆每月十五的月亮。
  • 共醉:一起醉倒,形容朋友間暢飲至醉的情景。
  • 不宜:不合適,不應該。
  • 同醉:一起醉倒。
  • 不成歡:不會感到快樂。
  • 一千二百:指一年中的夜晚數量,一年有十二個月,每月有三十天,故有一千二百夜。
  • 如輪夜:像車輪一樣不斷循環的夜晚。
  • 浮世:人間,塵世。
  • 盡看:全部看完。

翻譯

每當月圓之時,我總想與朋友一起暢飲至醉,但若不能一同醉倒,便不會感到快樂。一年中有一千二百個夜晚,如同車輪般循環不息,在這紛擾的人世間,誰能將它們全部看完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月圓」象徵着團圓和美好,詩人希望與朋友共享這份美好,通過「共醉」來加深彼此的情誼。然而,詩人也意識到,如果不能與朋友一同醉倒,這份快樂便不完整。後兩句則通過對時間的描述,表達了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感慨,暗示了人們無法完全把握和享受每一個夜晚,從而加深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