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丘衙推

· 張蠙
仙都高處掩柴扉,人世聞名見者稀。 詩逸不拘凡對屬,易窮皆達聖玄微。 偶攜童稚離青嶂,便被君侯換白衣。 任醉賓筵莫深隱,綺羅絲竹勝漁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仙都: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裏比喻丘衙推的居所高雅脫俗。
  • 掩柴扉:關閉簡陋的木門,形容隱居生活。
  • 詩逸:詩風超脫,不拘一格。
  • 不拘凡對屬:不拘泥於常規的對仗和格式。
  • 易窮皆達聖玄微:即使表達簡單的事物,也能達到深奧的哲理。
  • 童稚:孩童。
  • 青嶂:青翠的山峯。
  • 君侯:對貴族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稱。
  • 白衣:指平民或未有官職的人。
  • 綺羅絲竹:指華麗的服飾和音樂,這裏代指高雅的社交場合。
  • 勝漁磯:勝過在漁船上垂釣的隱逸生活。

翻譯

在仙境般的高處,你隱居關閉了簡陋的木門,在這人世間,能聞名並見到你的人實在稀少。你的詩風超脫,不拘泥於常規的對仗和格式,即使表達簡單的事物,也能達到深奧的哲理。偶爾帶着孩童離開那青翠的山峯,便被尊貴的你換上了平民的衣裳。在宴會上盡情暢飲,不必過於隱匿自己,華麗的服飾和音樂,勝過了在漁船上垂釣的隱逸生活。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丘衙推的高雅脫俗和非凡才華。詩中,「仙都高處掩柴扉」描繪了丘衙推隱居的高潔環境,而「詩逸不拘凡對屬,易窮皆達聖玄微」則直接讚揚了其詩歌創作的超凡脫俗和深邃哲理。後兩句通過對比,表達了在丘衙推的影響下,詩人願意放下隱逸的生活,享受社交場合的繁華與樂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丘衙推的敬仰之情。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