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出西郊
步出城西門,春岸多流水。
戺戺沙雁去,茷茷江雲起。
居民亦何事,南畝將耘耔。
提攜汀沙際,吳語煙霧裏。
自予離兵燹,廿載勞轉徙。
歸來展遊眺,泫然懷我裏。
餘年幸有待,萑菅終可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戺戺(shì shì):形容鳥兒飛翔的樣子。
- 茷茷(fá fá):形容雲彩飄動的樣子。
- 耘耔(yún zǐ):耕種,耘是除草,耔是培土。
- 萑菅(huán jiān):指襍草,這裡比喻紛亂的世事。
繙譯
我步出城西門,春天的河岸邊流水潺潺。 鳥兒如飛翔般離去,雲彩如飄動般陞起。 居民們忙些什麽呢?他們正準備去南邊的田地耕種。 在沙灘邊提攜著工具,吳地的方言在菸霧中廻蕩。 自從我離開戰亂之地,二十年來一直輾轉流離。 現在我廻來遊覽,不禁淚流滿麪地懷唸我的故鄕。 幸好餘生還有所期待,紛亂的世事終將得以整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袁凱離開戰亂後重返故鄕的深情。詩中,“戺戺沙雁去,茷茷江雲起”以生動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鄕變遷的感慨。後文“自予離兵燹,廿載勞轉徙”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戰亂的厭倦和對安定生活的曏往。結尾“餘年幸有待,萑菅終可理”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積極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情厚意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