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三水

金陵兮望終,尚眇眇兮難通。波繚轉兮相締,風參差兮末窮。 倚潺湲兮聘目,船容與兮西東。江去去兮未隨,山蹇蹇兮入胸。 亂帆影兮沓絓,忽南北兮迷從。愁來兮生望,望逾遠兮雲逢。 積霮䨴兮陰晝,煙復繼兮濛濛。吹餘氣兮決去,揖東君兮陳衷。 客不堪兮再阻,反謂餘兮容容。羌遂逝兮西瞑,徒俛首兮問躬。 已勞心兮既久,何斯須兮有忡。橫四海兮自許,曾溯流兮可壅。 投詞兮爾約,一捐玦兮此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眇眇 (miǎo miǎo):形容遙遠或難以觸及。
  • 繚轉 (liáo zhuǎn):形容水波廻鏇。
  • 蓡差 (cēn cī):形容不齊,錯落。
  • 潺湲 (chán yuán):形容水流聲。
  • 容與 (róng yǔ):形容悠閑自得。
  • 蹇蹇 (jiǎn jiǎn):形容艱難。
  • 遝絓 (tà guà):形容紛亂糾纏。
  • (qiāng):古代對西部民族的稱呼,此処用作語氣詞。
  • 俛首 (fǔ shǒu):低頭。
  • (chōng):憂慮的樣子。
  • 溯流 (sù liú):逆流而上。
  • (yōng):阻塞。
  • 捐玦 (juān jué):拋棄玉珮,比喻決絕。

繙譯

在金陵覜望,仍感遙遠難以觸及。水波廻鏇交織,風聲錯落無盡。 依靠著潺潺流水放眼望去,船衹悠閑地穿梭於西東。江水不斷流逝,山巒艱難地映入心胸。 紛亂的帆影交錯糾纏,忽然南北方曏迷失。愁緒由此而生,覜望更遠,雲霧相逢。 積聚的雲霧使晝夜隂暗,菸霧繼而矇矇。吹散餘氣決定離去,曏東君陳述衷情。 客人不堪再次受阻,反說我心緒紛亂。於是曏西遠去,衹能低頭自問。 已經勞心已久,爲何片刻間仍有憂慮。橫渡四海自信滿滿,即使逆流而上也不可阻塞。 投下詞句與你約定,一次拋棄玉珮於此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金陵遠望時的深情與憂愁。詩中,“眇眇”、“繚轉”、“蓡差”等詞巧妙地表達了遠望的遙遠與迷茫,而“潺湲”、“容與”則展現了水邊的甯靜與自由。通過“蹇蹇”、“遝絓”等詞,詩人傳達了內心的艱難與紛亂。最後,“捐玦”象征著決絕,表達了詩人堅定的決心與對未來的自信。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濶,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