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有感
荒村鬼火燒枯樹,照見一片傷心處。古屋直西黑樹林,暗風淒雨愁殺人。
堂上姑,堂下婦。短命兒,薄命母。新魂舊魂一處所,老鴟呼風夜啼虎。
白日自寒天自黑,有子爲官亦何益。泉臺緩急不得力,兒生三十亦良艱。
爾孫相見能傳言,慎勿爲兒傷心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習俗。
- 鬼火:指在荒野中,由於磷的自然現象而出現的微弱藍綠色火焰,常被誤認爲是鬼魂的火光。
- 泉台:指隂間,人死後去的地方。
- 白日自寒天自黑:形容天氣異常,白天也感覺寒冷,天色似乎也變暗。
繙譯
荒涼的村落中,鬼火點燃了枯萎的樹木,照亮了一片令人心碎的地方。古老屋子的西邊是一片黑壓壓的樹林,隂冷的風和淒涼的雨讓人感到無比愁苦。
堂上坐著年邁的婆婆,堂下站著悲傷的媳婦。短命的兒子,薄命的母親。新舊的魂魄聚集在同一個地方,老鴟鳥在風中呼歗,夜晚還有老虎的悲鳴。
即使是大白天也感覺寒冷,天空似乎也變得昏暗。即使兒子做了官,又有什麽用呢?在隂間,這些都無法幫助到他們。兒子活到三十嵗已經很不容易了。
你們的孫子現在能相互傳遞消息,請不要爲了兒子而傷心過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荒涼、淒涼的場景,通過“鬼火”、“枯樹”、“古屋”、“黑樹林”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隂森、悲涼的氛圍。詩中“堂上姑,堂下婦”以及“短命兒,薄命母”的對比,突出了家庭的悲劇和人生的無奈。最後,詩人通過“泉台緩急不得力”和“兒生三十亦良艱”表達了對生死無常的感慨,以及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唸和無盡的哀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
袁宗道的其他作品
- 《 過黃粱夢三首 》 —— [ 明 ] 袁宗道
- 《 送王以明例貢歸小竹林 》 —— [ 明 ] 袁宗道
- 《 源禪游吳造沈香佛像及諸經,歸峨嵋山 其二 》 —— [ 明 ] 袁宗道
- 《 挽周老師九首 》 —— [ 明 ] 袁宗道
- 《 過淇縣,同年蔣令邀飲 》 —— [ 明 ] 袁宗道
- 《 題唐元徵乃兄漁唱晚晴冊 》 —— [ 明 ] 袁宗道
- 《 同黃思立、趙貞甫集蕭允升齋中談禪甚快,各贈一詩黃太常思立 》 —— [ 明 ] 袁宗道
- 《 偶成 》 —— [ 明 ] 袁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