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以明例貢歸小竹林

白襴著破換青衫,歸去山齋自在眠。 醫俗止留千個竹,買閒先賣一區田。 攜妻燒筍旋沽酒,避客澆花自引泉。 怪得新詩奇僻甚,苦吟骨削類枯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襴:古代士人常穿的一種白色衣服。
  • 青衫:古代士人常穿的青色衣服,比白襴更爲樸素。
  • 醫俗:指治療俗世的煩惱。
  • 買閒:指購買空閒之地,即購買田地以獲得閒暇。
  • 一區田:一塊田地。
  • 沽酒:買酒。
  • 避客:避開客人,享受清靜。
  • 澆花:給花澆水。
  • 引泉:引導泉水。
  • 奇僻:奇特而偏僻,指詩風獨特,不隨大流。
  • 苦吟:刻苦吟詠,指作詩非常用心。
  • 骨削:形容身體瘦弱。
  • 枯禪:指苦行僧,形容生活簡樸,精神專注。

翻譯

白色的士人衣裳穿破了,換上了青色的簡樸衣衫,回到山中的家中自在地睡眠。爲了治療俗世的煩惱,留下了千棵竹子,爲了購買閒暇,先賣掉了一塊田地。帶着妻子去燒竹筍,順便買酒,避開客人,自己給花澆水,引導泉水。怪不得他的新詩風格奇特而偏僻,他刻苦吟詠,身體瘦弱,像一個苦行僧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王以明歸隱山林的生活情景,通過「白襴著破換青衫」展現了他的簡樸生活態度,而「醫俗止留千個竹,買閒先賣一區田」則表達了他對世俗的超脫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詩中「攜妻燒筍旋沽酒,避客澆花自引泉」生動地描繪了他與妻子共享田園樂趣的畫面,而結尾的「怪得新詩奇僻甚,苦吟骨削類枯禪」則讚美了他獨特的詩風和專注的創作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