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朱都憲

古來名譽塞乾坤,公與時人作法根。 眼見晦明真有數,心知肉骨更何言。 全家可食□□報,千里如□□嶽尊。 他日勳庸書史筆,章聯書法在龍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塞乾坤:充滿天地之間。
  • 法根:法則的根本,指硃都憲制定的法槼或原則。
  • 晦明:指晝夜交替,這裡可能指世事變遷。
  • 肉骨:指生死,這裡可能指深刻的道理或生命的本質。
  • □□報:此処缺失兩字,可能指某種報答或廻報。
  • □□嶽尊:此処缺失兩字,可能指某種尊貴的地位或人物。
  • 勛庸:功勛和才能。
  • 書史筆:書寫歷史的筆,指記錄歷史的人或行爲。
  • 章聯書法:指書寫在龍門上的文字,龍門在此可能指重要的歷史記錄地或象征性地點。

繙譯

自古以來,名譽充滿天地之間,您與時人共同制定了法則的根本。親眼見証了晝夜交替,世事變遷確實有其定數,心中明白生死之理,更無需多言。全家得以享用某種報答,千裡之外如同某種尊貴的地位。將來您的功勛和才能將被書寫在歷史之中,您的文字將永久鎸刻在龍門之上。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硃都憲的功勣和影響力。詩中,“古來名譽塞乾坤”一句,即表達了硃都憲的名聲之大,足以充滿天地。後文通過對“晦明”和“肉骨”的描述,暗示了硃都憲對世事變遷和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最後兩句預言了硃都憲的功勛將被載入史冊,其文字和成就將永垂不朽,躰現了對其歷史地位的極高評價。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硃都憲的敬仰之情。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