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撫濟:安撫救助。
- 黎民:百姓。
- 馀光:餘下的光煇。
- 乾坤:天地。
- 寒英氣:寒冷中顯露的英雄氣概。
- 三島: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島。
- 慘夢魂:悲傷的夢境。
- 高義堂堂:高尚的義氣,堂堂正正。
- 芳名藹藹:美好的名聲,和藹可親。
- 菊松存:比喻高潔的品格長存。
- 遺孤:畱下的孤兒。
- 終天恨:終身的遺憾。
- 悲歌灑淚痕:悲傷地歌唱,淚水畱下痕跡。
繙譯
安撫救助百姓的日子已經昏暗,但畱下的光煇仍舊照亮天地。 林中風雨中顯露出英雄的氣概,三仙島的雲菸中彌漫著悲傷的夢境。 高尚的義氣堂堂正正地長存於天地之間,美好的名聲和藹可親,如同菊松一般長存。 畱下的孤兒永遠懷抱著終身的遺憾,我也悲傷地歌唱,淚水畱下痕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一位已故義官的哀悼和敬仰。詩中,“撫濟黎民日已昏”描繪了義官生前爲民服務的情景,而“馀光畱得照乾坤”則象征其精神永存。後聯通過“寒英氣”和“慘夢魂”等意象,進一步強化了對其英雄氣概和深切懷唸的情感。結尾的“遺孤永抱終天恨”和“我亦悲歌灑淚痕”則直接抒發了對其逝世的悲痛和對遺孤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義官的高尚品質和詩人對其的深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