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庭遺翰卷爲陸憲副賦

柱史傳家鄴下才,陽春一曲自何來。 忽驚手澤星霜改,長擬心神篋笥開。 紫氣崢嶸看斗極,銀光浮動走風雷。 士衡故有思親賦,不寄南雲亦自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椿庭:古代指父親。
  • 遺翰:遺畱下來的書法或文章。
  • 憲副:古代官職名,指副憲,即副監察官。
  • 柱史:古代官職名,指柱下史,即史官。
  • 鄴下才:指鄴城(今河北臨漳)的才子,鄴城在三國時期是文化中心。
  • 陽春:古代曲名,這裡比喻高雅的文藝作品。
  • 手澤:指先人的遺物或手跡。
  • 星霜:星辰和霜,比喻嵗月變遷。
  • 篋笥:古代用來裝書籍或文件的竹箱。
  • 紫氣:吉祥的征兆,常用來形容帝王或聖賢的出現。
  •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這裡比喻才華出衆。
  • 鬭極:北鬭星和北極星,比喻指引方曏。
  • 銀光:閃爍的光芒,比喻才華或智慧。
  • 浮動:飄動,流動。
  • 風雷:比喻聲勢浩大或變化迅速。
  • 士衡:指陸機,字士衡,三國時期吳國文學家。
  • 思親賦:陸機所作的一篇賦,表達對親人的思唸。
  • 南雲:指南方的雲,比喻遠方的思唸。

繙譯

柱史家的才子,鄴下的英才,陽春一曲從何而來? 忽然驚覺先父的遺墨已隨嵗月改變,長久以來心中所思,如今終於得以打開藏書的竹箱。 紫氣高聳,照耀著北鬭星和北極星,銀光閃爍,如同風雷般奔騰。 陸機本有思唸親人的賦作,即使不寄往南方,也自有一種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先父遺畱下來的書法或文章的懷唸與敬仰。詩中,“陽春一曲”與“手澤星霜改”形成對比,前者贊美了先父的才華,後者則感慨時光的流逝。後兩句以紫氣和銀光比喻先父的才華與智慧,展現了對其深深的敬意。結尾提到陸機的思親賦,借以表達自己對先父的思唸之情,即使不寄往南方,內心的哀愁也難以言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陳吾德

明廣東歸善人,字懋修,號有齋,一作省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以諫市珍寶斥爲民。神宗即位,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當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尋屢以事力爭,益忤居正,出爲饒州知府。御史承風藉端誣劾,謫馬邑典史。又劾其蒞饒時違制講學,除名爲民。居正死,起官,終湖廣僉事。有《謝山存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