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駢拇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爲亢,金躍始曠。居學爲修,木榮衆求。 尊彊爲治,如火灼視。江海無爲,似水推移。導引作壽,土則坤久。 四時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鮮克知母。水火木金,反爲土沉。 義仁智禮,是古非今。此惟聖德,澹然無極。衆美從之,以歸至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名同帝,與一同流。 純素之一,惟神在室。幹越不用,其寶倍密。不虧其純,其純乃真。 不雜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駢拇:指並列的兩個拇指,比喻文章中的對仗工整。
  • 五德:古代五行(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種德性。
  • :高,此處指山谷的高遠。
  • :跳躍,此處指金屬的躍動。
  • :修養,此處指樹木的茂盛。
  • 灼視:明亮地照耀,此處指火的熾熱。
  • 推移:推動,此處指水的流動。
  • 坤久:坤,指地,久,長久,此處指土地的恆久。
  • 鮮克:很少能夠。
  • 澹然:平靜,淡泊。
  • 至域:至高的境界。
  • :漂浮,此處指生命的無常。
  • :休息,此處指死亡的寧靜。
  • 同帝:與天地同在。
  • 幹越:古代地名,此處指珍貴的寶物。
  • 倍密:更加祕密。
  • 純素:純淨無雜質。
  • :具備,完整。
  •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翻譯

五種德性並行,五種事物各有情感。山谷顯得高遠,金屬躍動顯得開闊。居所學習顯得修養,樹木茂盛衆人追求。 尊崇強盛以求治理,如火般熾熱照耀。江海無爲而治,似水自然流動。通過導引以求長壽,土地則恆久不變。 四季相互守護,民衆無不擁有。民衆各自知道自己的子女,卻很少能知道自己的母親。水、火、木、金,最終歸於土的沉寂。 義、仁、智、禮,是古人的標準而非今人的。這正是聖人的德性,平靜而沒有極限。衆多美德隨之而來,歸於至高的境界。 生命如同漂浮,死亡如同休息。睡眠中不做夢,醒來時無憂慮。其名聲與天地同在,與萬物同流。 純淨無雜質的本質,只有精神在其中。珍貴的寶物不被使用,其價值更加祕密。不損害其純淨,其純淨纔是真正的。 不混雜其本質,其本質纔是完整的。這纔是真正的完整,五星在天空中聚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五行及其所代表的德性的描繪,展現了古人對於自然與道德的理解。詩中運用了對仗和比喻,如「山谷爲亢,金躍始曠」和「江海無爲,似水推移」,形象地表達了五行的特性和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於生命和死亡的哲學思考,以及對於純淨本質的追求。整體而言,這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