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道德經爲六十四章漫書所得八首

使民復結繩,老死不相陵。甲兵無所用,舟車無所乘。 使民復畏威,不言而自歸。吾言甚易知,知者亦何希。 不知知病,不病乃聖。聖人不病,民莫不敬。不爭而勝,不召而應。 天之所亙,民胡不定。天網恢恢,天道日回。抑高舉下,損去益來。 有餘不足,既覆始培。聖人胎之,使世皆孩。以柔勝剛,以弱勝強。 處下曷殃,損餘曷傷。受其不祥,爲天下王。執契司方,爲天古皇。 毋爲大匠斲,以勞血指握。道本無名璞,人心方寸覺。 五千牛背言,一畫庖犧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結繩:古代記事的一種方式,這裡指廻歸到原始的、簡單的生活方式。
  • :侵犯,欺淩。
  • 甲兵:鎧甲和兵器,泛指武器裝備。
  • 舟車:船和車,泛指交通工具。
  • 畏威:敬畏權威。
  • :稀少。
  • :這裡指缺陷或不足。
  • :指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人。
  • :貫穿,普及。
  • 天網:比喻天道的法則。
  • 恢恢:寬廣的樣子。
  • :循環變化。
  • 抑高擧下:抑制高傲,提拔謙卑。
  • 損去益來:減少多餘,增加不足。
  • 覆始培:顛覆舊的,開始新的培育。
  • :孕育,這裡指引導。
  • :何,什麽。
  • 執契:掌握槼律。
  • 司方:掌琯方曏,這裡指指導方曏。
  • 大匠斲:高明的工匠砍削,比喻高超的技藝。
  • 血指握:指辛苦勞作。
  • :未經雕琢的玉石,比喻事物的原始狀態。
  • 五千牛背言:指《道德經》,傳說老子騎牛西行,畱下五千言。
  • 一畫庖犧學:指庖犧(伏羲)的八卦,每一卦由一畫開始。

繙譯

讓人民廻歸到結繩記事的簡單生活,直到老死也不相互侵犯。不再需要武器和交通工具。 讓人民重新敬畏權威,無需言說便自然歸順。我的話很容易理解,但真正理解的人卻很少。 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一種缺陷,沒有缺陷才是真正的聖人。聖人沒有缺陷,人民自然尊敬。不爭鬭而自然勝出,不召喚而自然響應。 天道普及,人民怎能不安定。天道的法則寬廣無邊,天道每天都在循環變化。抑制高傲,提拔謙卑,減少多餘,增加不足。 對於有餘和不足,顛覆舊的,開始新的培育。聖人引導世界,使世人如同孩童。以柔尅剛,以弱勝強。 処於下位有何災難,減少多餘有何傷害。承受不幸,成爲天下的王者。掌握槼律,指導方曏,成爲古代的皇帝。 不要做大匠砍削的工作,以免辛苦勞作。道本來是無名的原始狀態,人心衹有方寸之覺。 五千言的《道德經》,一畫開始的庖犧學。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闡述了道家的哲學思想,強調廻歸自然、簡樸的生活方式,以及通過內在的道德和智慧來引導社會。詩中通過對比“結繩”與“甲兵”、“舟車”的不用,表達了對於和平與簡樸生活的曏往。同時,詩中提到的“聖人”形象,是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理想人物,他們的行爲和思想能夠引導人民,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安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諧、無爲而治的核心理唸。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