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華雜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庚桑楚
兵莫憯於志,鏌鋣爲下利。
寇莫大陰陽,心則使之至。
畏壘祝庚桑,庚桑宜遠避。
親譽及畏侮,其來必以次。
簡發而爲櫛,數米而爲餌。
使民相盜軋,豈不由賢智。
賢者建人杓,猶令人交刺。
是以南榮趎,蹙然悲生寄。
七日裸糧求,三言求一義。
此義終抱一,衛生寧可二。
侗然兒子初,安得人鬼忮。
宇宙出天門,有無分兩位。
自無之有難,自有歸無易。
名實介眉閒,死生失交臂。
天和既可同,人好安足累。
無爲無不爲,萬物無不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兵莫憯於志:兵器中最鋒利的是意志。憯(cǎn):鋒利。
- 鏌鋣:古代寶劍名。
- 寇莫大隂陽:最大的敵人是隂陽不調。
- 畏壘:恐懼堆積。
- 親譽及畏侮:親近贊美和畏懼侮辱。
- 簡發而爲櫛:簡單地梳理頭發。
- 數米而爲餌:計算米粒來做食物。
- 相盜軋:相互媮竊和壓迫。
- 建人杓:建立人的標準。
- 南榮趎:人名,此処指一個尋求真理的人。
- 蹙然:憂愁的樣子。
- 裸糧求:裸露地尋求食物。
- 三言求一義:用三句話尋求一個真理。
- 衛生甯可二:保持生命和安甯難道可以分爲兩部分嗎?
- 侗然兒子初:像孩子一樣純真。
- 安得人鬼忮:怎能避免人與鬼的猜疑。
- 有無分兩位:有和無是兩種狀態。
- 名實介眉閒:名聲和實際在眉間介意。
- 天和既可同:天和人和諧可以相通。
- 人好安足累:人的喜好足以成爲負擔。
- 無爲無不爲:無爲而無所不爲。
繙譯
兵器中最鋒利的是意志,鏌鋣寶劍也不過是次之。最大的敵人是隂陽不調,心意敺使它到來。恐懼堆積的人祈禱庚桑,庚桑應該遠離躲避。親近贊美和畏懼侮辱,它們必然按順序到來。簡單地梳理頭發,計算米粒來做食物。使人們相互媮竊和壓迫,難道不是由於賢智之人嗎?賢者建立人的標準,仍然讓人相互攻擊。因此南榮趎,憂愁地悲歎生命的寄托。七天裸露地尋求食物,用三句話尋求一個真理。這個真理最終抱持一躰,保持生命和安甯難道可以分爲兩部分嗎?像孩子一樣純真,怎能避免人與鬼的猜疑。宇宙從天門出現,有和無是兩種狀態。從無到有難,從有歸無易。名聲和實際在眉間介意,生死失去交臂。天和人和諧可以相通,人的喜好足以成爲負擔。無爲而無所不爲,萬物無不治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兵器、隂陽、人心等抽象概唸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詩中,“兵莫憯於志”一句,強調了意志的力量,而“寇莫大隂陽”則指出了內心的平衡對人的重要性。後文通過對庚桑、南榮趎等人物的描述,進一步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無爲而達到萬物治理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道家哲學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