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趙少尹二首

達人寄跡遠囂塵,不是尋常學隱淪。 霽月光風俱是道,清苔白石最宜人。 仙鳧共擬凌雲去,文豹誰知澤霧頻。 藏器方知盤錯用,即看出壑起陽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達人:指通達事理的人。
  • 寄跡:寄託蹤跡,指隱居。
  • 囂塵:喧鬧多塵埃,指世俗的紛擾。
  • 隱淪:隱居沉淪,指隱士。
  • 霽月:雨過天晴後的月亮。
  • 光風:明亮的風。
  • 仙鳧:傳說中仙人騎的鶴。
  • 凌雲:比喻志向高遠。
  • 文豹:有文彩的豹,比喻有才華的人。
  • 澤霧:比喻世間的紛擾和迷霧。
  • 藏器:比喻懷才不遇。
  • 盤錯:比喻困難和挑戰。
  • 出壑:從深谷中出來,比喻擺脫困境。
  • 陽春:溫暖的春天,比喻美好的時光。

翻譯

通達事理的人選擇遠離世俗的紛擾,這不是一般的隱居生活。 雨過天晴的月亮和明亮的風都是道的體現,清新的苔蘚和潔白的石頭最適宜人心。 仙人騎的鶴一起飛向雲端,有才華的人卻不知道世間的紛擾頻繁。 懷才不遇的人才知道困難和挑戰的用處,即將看到從深谷中出來迎接美好的春天。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隱士的高潔品格和遠大志向,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霽月光風」、「仙鳧凌雲」等,展現了隱士超脫世俗、追求高遠的精神境界。同時,也表達了對懷才不遇者的同情和期待,希望他們能夠擺脫困境,迎來美好的未來。

陳吾德

明廣東歸善人,字懋修,號有齋,一作省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以諫市珍寶斥爲民。神宗即位,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當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尋屢以事力爭,益忤居正,出爲饒州知府。御史承風藉端誣劾,謫馬邑典史。又劾其蒞饒時違制講學,除名爲民。居正死,起官,終湖廣僉事。有《謝山存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