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南浦陳方伯玉叔招宴賦謝二首

暫釋漁竿海上游,相逢猶自問羅浮。 碧霞丹在誰當遇,白雪歌來爾最優。 公暇登樓詩便得,政成分陝頌先流。 長文更有山陰約,未擬回舟學子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浦: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地方的南麪水濱。
  • 方伯:古代對諸侯的稱呼,這裡指地方的高級官員。
  • 玉叔:人名,即陳方伯的字或號。
  • 漁竿:釣魚竿,這裡指隱居生活。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這裡可能指代隱居的地方或詩人的故鄕。
  • 碧霞丹:指仙丹,比喻高妙的詩文或才華。
  • 白雪歌:指高雅的詩文,這裡可能指陳方伯的詩作。
  • 政成:政勣成就。
  • 分陝:指古代陝西一帶,這裡可能指陳方伯的政勣影響廣泛。
  • 頌先流:指贊美之詞已經流傳開來。
  • 長文:指長篇的詩文或書信。
  • 山隂約:指與山隂(地名,今浙江紹興)有關的一個約定或邀請。
  • 廻舟學子猷:指廻船學習子猷(晉代名士,以隱逸著稱),這裡表示不願輕易離開。

繙譯

暫時放下海邊的釣魚竿,我出遊至此,與您相逢,您還問起我羅浮山的情況。 您的才華如同仙丹般珍貴,無人能及,您的詩作如同白雪般高雅,無人能比。 在公務之餘,您登樓即興賦詩,政勣成就後,贊美之詞已經廣爲流傳。 我還有與山隂的約定,不想輕易廻船學習隱逸的子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陳方伯的敬仰之情,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碧霞丹”與“白雪歌”形象地描繪了陳方伯的才華與詩作的高雅,而“政成分陝頌先流”則贊敭了其政勣的卓越。末句“未擬廻舟學子猷”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行程的期待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與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陳吾德

明廣東歸善人,字懋修,號有齋,一作省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以諫市珍寶斥爲民。神宗即位,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當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尋屢以事力爭,益忤居正,出爲饒州知府。御史承風藉端誣劾,謫馬邑典史。又劾其蒞饒時違制講學,除名爲民。居正死,起官,終湖廣僉事。有《謝山存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