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臺同葉化甫何元偉二年丈舟中夜酌

星聚天門暮靄收,連枝今作異鄉遊。 尊前歌動青雲色,峽裏寒生紫塞秋。 獻賦風塵還白首,著書歲月自羅浮。 酒醒吾亦悲漁父,明發天涯放釣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星聚天門:指星星聚集在天空的景象,比喻衆多賢士聚集。
  • 暮靄:傍晚的雲霧。
  • 連枝:比喻關係親密的人,如兄弟。
  • 異鄉遊:在異鄉的旅行。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青雲色:比喻高遠的志向或地位。
  • 紫塞:指邊塞,因邊塞多紫色的山石而得名。
  • 獻賦:指向君王獻上自己的文學作品。
  • 風塵:比喻旅途的艱辛。
  • 白首:頭髮變白,指年老。
  • 著書:寫作書籍。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這裏可能指隱居之地。
  • 漁父:漁翁,指隱居的人。
  • 明發:天明出發。
  • 放釣舟:放出釣魚的小船,指隱居生活。

翻譯

星星聚集在天際,暮色中的雲霧漸漸消散,我們這些如同連枝的兄弟,如今卻在異鄉一同旅行。宴席上歌聲激昂,彷彿能觸動青雲之志,而峽谷中的寒意,則讓人感受到邊塞秋天的淒涼。儘管獻上了自己的文學作品,卻依然在風塵中白了頭,著書立說的歲月,自然是在隱居的羅浮山中度過。酒醒之後,我也爲那些隱居的漁翁感到悲傷,天明時,我將出發,繼續我的隱居生活,放出我的釣魚小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異鄉夜酌的情景,通過星星、暮靄、歌聲、峽谷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旅途艱辛的感慨。詩中「星聚天門」與「連枝今作異鄉遊」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與友人的親密關係和異鄉的孤獨感。「尊前歌動青雲色」與「峽裏寒生紫塞秋」則通過聲音與景象的對比,展現了詩人的高遠志向和對邊塞秋天的深刻感受。最後,詩人通過對「漁父」的悲憫,表達了自己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陳吾德

明廣東歸善人,字懋修,號有齋,一作省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隆慶三年擢工科給事中,以諫市珍寶斥爲民。神宗即位,起兵科。萬曆元年進右給事中。張居正當國,諫官言事必先請,吾德獨不往、尋屢以事力爭,益忤居正,出爲饒州知府。御史承風藉端誣劾,謫馬邑典史。又劾其蒞饒時違制講學,除名爲民。居正死,起官,終湖廣僉事。有《謝山存稿》。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