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謝氏東園

· 袁凱
謝氏池臺多好春,風簾水檻不凝塵。 千鍾綠酒能留客,滿樹黃鸝更可人。 蝶翅乍驚歌扇遠,柳花輕觸舞衣頻。 醉餘蕩槳城東去,正值南湖月色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簾水檻:指窗戶上掛着的簾子和水邊欄杆。
  • 千鍾綠酒:形容酒非常多。
  • 黃鸝:一種鳥,叫聲悅耳。
  • 可人:討人喜歡。
  • 蝶翅乍驚:蝴蝶翅膀突然驚動,形容蝴蝶飛舞的樣子。
  • 歌扇:唱歌時用來遮面的扇子。
  • 柳花:柳樹的花,春天開放。
  • 舞衣:跳舞時穿的衣服。
  • 蕩槳:划船。
  • 南湖:地名,可能指某個具體的湖泊。

翻譯

謝家的池臺春意盎然,風簾輕拂,水檻潔淨無塵。 千鍾美酒足以留住賓客,滿樹的黃鸝鳥更是討人喜歡。 蝴蝶翅膀輕輕扇動,彷彿被遠處的歌聲驚動,柳花輕觸舞衣,頻頻起舞。 醉後划船去城東,正好遇上南湖新月當空,月色清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謝家池臺的美麗景象,通過風簾、水檻、綠酒、黃鸝等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蝶翅乍驚歌扇遠,柳花輕觸舞衣頻」巧妙地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動感,使畫面更加生動。結尾的「醉餘蕩槳城東去,正值南湖月色新」則帶出了詩人醉後的閒適心情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和自然的熱愛。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