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寄王錄事

· 袁凱
白鷗黃鳥動春聲,綠樹清波稱晚晴。 何用城中走塵土,只消江上過清明。 深村濁酒還堪醉,野老狂歌亦有情。 寄語東門王錄事,底須辛苦過平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郭外:城外。
  • 王錄事:姓王的錄事官,錄事是古代官職,負責記錄文書等工作。
  • 白鷗黃鳥:白色的鷗鳥和黃色的鳥,這裏泛指各種鳥類。
  • 動春聲:發出春天的鳴叫聲。
  • 綠樹清波:綠色的樹木和清澈的水波。
  • 稱晚晴:與傍晚的晴朗天氣相得益彰。
  • 走塵土:在塵土飛揚的城中奔波。
  • 江上:江邊。
  • 過清明:度過清明節,這裏可能指在江邊悠閒地度過節日。
  • 深村:偏遠的村莊。
  • 濁酒:未經過濾的酒,通常指家釀的酒。
  • 堪醉:足以使人醉倒。
  • 野老:鄉野的老人。
  • 狂歌:放聲高歌。
  • 有情:有情感,有情趣。
  • 寄語:傳話,轉告。
  • 東門:城東門,這裏指王錄事的辦公地點。
  • 底須:何須,何必。
  • 辛苦:勞苦,勞累。

翻譯

城外的白鷗和黃鳥發出春天的鳴叫聲,綠樹和清澈的水波與傍晚的晴朗天氣相映成趣。何必在城中奔波於塵土之中,只需在江邊悠閒地度過清明。偏遠的村莊裏有足以醉人的家釀酒,鄉野的老人放聲高歌,也充滿了情趣。轉告東門的王錄事,何必辛苦地度過一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城外春日的寧靜景象,通過對比城中的喧囂與江邊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嚮往和對繁忙都市生活的厭倦。詩中「白鷗黃鳥動春聲」和「綠樹清波稱晚晴」生動地勾勒出了春天的生機與寧靜的美景,而「何用城中走塵土,只消江上過清明」則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最後兩句「寄語東門王錄事,底須辛苦過平生」則是詩人對友人的勸慰,希望他能放下繁忙的工作,享受生活的樂趣。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繁華的淡漠。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