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都憲朱公歸興

當日頭顱也未然,相逢休問買山錢。 葛巾旋把陶潛酒,煙水將歸范蠡船。 嶺表他年須領略,桂陽秋月憶高眠。 大臣去就嫌疑絕,還似嘉謨贊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都憲:明代都察院、都御史的別稱。
  • 買山錢:指隱居所需的費用。
  • 葛巾:用葛布製成的頭巾,多爲士人所戴。
  • 陶潛酒:指陶淵明所飲之酒,象徵隱逸生活。
  • 煙水:指江湖、水鄉。
  • 范蠡船:范蠡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大夫,後隱居江湖,其船象徵隱逸。
  • 嶺表:指嶺南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桂陽:地名,在今湖南省。
  • 高眠:指隱居高臥,不受世俗打擾。
  • 大臣去就:指大臣的進退、去留。
  • 嫌疑絕:指消除嫌疑,避免猜疑。
  • 嘉謨贊九天:指好的計策或建議被天子採納。

翻譯

當初的頭顱也並非如此,相逢時不必問起隱居所需的費用。 我戴上葛巾,回想起陶淵明飲酒的情景,煙水之間,我將回歸范蠡那樣的隱逸生活。 嶺南他年還需親自領略,桂陽的秋月讓我回憶起高臥的隱居時光。 大臣的去留應避免嫌疑,就像好的計策被天子採納一樣,還似在九天之上得到讚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泊。詩中通過「葛巾」、「陶潛酒」、「范蠡船」等意象,描繪了隱士的高潔與超脫。同時,「大臣去就嫌疑絕」一句,體現了詩人對政治的清醒認識和對個人品節的堅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志向。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