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歌

· 袁帙
夾岸垂楊起畫樓,秦淮煙浪接天流。 朝朝桂槳來江口,夜夜蘭燈集渡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桂槳:用桂木制成的船槳,這裡指華美的船衹。
  • 蘭燈:用蘭花裝飾的燈,這裡指夜晚的燈火。

繙譯

兩岸的垂柳間聳立著彩繪的樓閣,秦淮河的菸波浩渺,倣彿與天際相連。 每天清晨,華美的船衹從江口駛來,每個夜晚,裝飾著蘭花的燈火在渡頭聚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金陵(今南京)秦淮河畔的繁華景象。詩中“夾岸垂楊起畫樓”一句,既展現了河岸的自然美景,又暗示了人菸的稠密和建築的華麗。“秦淮菸浪接天流”則進一步以壯濶的筆觸,描繪了秦淮河的遼濶與菸波的浩渺。後兩句通過對“桂槳”和“蘭燈”的細膩刻畫,生動地再現了金陵日夜不息的繁華與活力,表達了對金陵風光的贊美之情。

袁帙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永之,號胥台山人。袁褒弟。嘉靖五年進士。選庶吉士。張璁惡之,謂其人不宜在禁近,出爲刑部主事,改兵部。坐官衙失火,謫戍湖州千戶所。赦歸,官至廣西按察僉事。有《皇明獻實》、《吳中先賢傳》、《世緯》、《胥臺集》。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