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象郡:古地名,今廣西一帶。
- 賓州:古地名,今廣西賓陽縣。
- 沃饒:土地肥沃,物産豐富。
- 趁虛:趁集市空閑時。
- 醜女:指相貌不佳的女子。
- 互市:進行商品交易的市場。
- 良猺:指良民與瑤族人。
- 箬裹:用箬葉包裹。
- 檳榔:一種熱帶植物,其果實常被用作咀嚼物。
- 花妝:以花裝飾。
- 茉莉:一種香氣濃鬱的花。
- 愬軒:古代使者的車。
- 叨:謙詞,表示自己不配。
- 使者:奉命出使的人。
- 異俗:不同的風俗習慣。
- 採風謠:收集民間的歌謠。
繙譯
象郡極爲蕭條,而賓州則頗爲富饒。集市上多是些相貌不佳的女子,市場上交易的則有一半是良民與瑤族人。用箬葉包裹的檳榔價格昂貴,以花裝飾的茉莉花顯得格外嬌豔。我作爲使者,乘坐著使者的車輛,有幸來到這裡,收集這些異地的風俗歌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廣西一帶的風土人情,通過對“象郡”與“賓州”兩地經濟狀況的對比,展現了地域間的差異。詩中提到的“趁虛多醜女,互市半良猺”反映了儅時社會的一些現象,而“箬裹檳榔貴,花妝茉莉嬌”則生動地描繪了儅地的特産和風俗。最後,詩人以使者的身份,表達了對異域風情的興趣和收集民間歌謠的使命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異域文化的深刻觀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