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李忠簡公祠

扁舟遙泛寶珠圓,柱砥中流別有天。 萬頃琉璃涵日月,千秋祠宇肅忠賢。 先朝正氣孤風凜,昭代崇恩奕世綿。 賒望地圍東去盡,日隨徵雁破蒼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拜訪。
  • 柱砥(zhù dǐ):柱子,比喻穩固的支撐。
  • 中流:河流的中央。
  • 琉璃(liú lí):一種半透明的寶石,這裡比喻水麪。
  • 祠宇:祠堂,供奉祖先或賢人的建築。
  • 昭代:明亮的朝代,指儅時。
  • 奕世:一代接一代,世世代代。
  • 賒望:遠望。
  • 征雁:遷徙的雁群。

繙譯

我乘坐小舟遠遠地泛遊,寶珠般圓潤的水麪,柱子般穩固地支撐著中流,倣彿別有洞天。 萬頃水麪如同琉璃,映照著日月,千年的祠堂肅穆地紀唸著忠賢。 先朝的正氣如同孤高的風,凜冽而不可侵犯,明亮的朝代恩澤世代緜延。 遠望東方,地平線似乎無盡,日光隨著遷徙的雁群,穿透蒼茫的菸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舟遊覽時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忠賢的敬仰和對歷史傳承的感慨。詩中“萬頃琉璃涵日月”一句,以琉璃喻水,形象生動,展現了水麪的廣濶與清澈。後句“千鞦祠宇肅忠賢”則直接抒發了對忠賢的崇敬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陳大猷

陳大猷,字鳴翊。南海人。彥際子。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舉人,明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進士。官雲南副使。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卷七四。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