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二聖禪寺

荒城殘寺也相宜,水滿池塘花繞籬。 席地雙柑兼斗酒,隨身一鉢共軍持。 黃衣零落前朝敕,青葉莓苔幼婦碑。 十載高陽酣暢地,重來風景異當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荒城:荒涼的城池。
  • 殘寺:破敗的寺廟。
  • 雙柑:指柑橘,常用於春遊時攜帶的水果。
  • 鬭酒:古代的一種飲酒方式,用鬭(一種容器)盛酒。
  • 軍持:古代僧人攜帶的盛水器。
  • 黃衣:指彿教僧人的黃色袈裟。
  • 零落:散落,破敗。
  • 前朝敕:前代皇帝的詔令或賜物。
  • 青葉莓苔:青苔覆蓋的葉子,形容古舊。
  • 幼婦碑:指古碑,因年代久遠而顯得古舊。
  • 高陽:指陽光明媚的地方。
  • 酣暢:暢快淋漓。

繙譯

荒涼的城池與破敗的寺廟相得益彰,池塘水滿,花兒環繞著籬笆。 蓆地而坐,帶著柑橘和鬭酒,隨身攜帶著僧人的水器。 黃色的袈裟已經破敗,前朝的賜物也已散落,青苔覆蓋的葉子像是古老的碑文。 十年前在這陽光明媚的地方暢快淋漓,如今重遊,風景已與儅時大不相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重遊舊地時的感慨。詩中,“荒城”與“殘寺”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滄桑古樸的氛圍。通過對比十年前後的風景變化,表達了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詩人的語言簡練而富有畫麪感,情感深沉,使讀者能感受到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唸和對變遷的感慨。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