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定山先生種樹

花時風日美新晴,北沜南垞迤邐行。 春色酣酣薰我醉,年光袞袞嘆人生。 竹林背水題將遍,石筍穿沙坐欲平。 客問定山何所有,滿山紅紫數聲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作詩。
  • 定山先生:指詩人的朋友,姓定名山。
  • (pàn):古代指池塘或湖泊。
  • (chá):小丘。
  • 迤邐(yǐ lǐ):曲折連緜。
  • 酣酣:形容春色濃烈。
  • 袞袞:形容時間流逝的樣子。
  • 背水:背對著水。
  • 石筍:形狀像筍的石頭。
  • 穿沙:穿過沙地。
  • 紅紫:指各種顔色的花朵。

繙譯

花開的時節,風和日麗,正是美好的新晴天,我沿著北邊的池塘和南邊的小丘曲折前行。春色濃烈得讓我陶醉,感歎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我在竹林背後對著水邊題詩,幾乎要把所有的詩都題遍了,坐在穿過沙地的石筍上,心情漸漸平靜。有客人問我定山有什麽,我告訴他滿山都是五彩繽紛的花朵和悅耳的鶯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山中的美景和詩人的閑適心情。詩中“花時風日美新晴”一句,即展現了春天的明媚與生機。通過“春色酣酣薰我醉”表達了對春天濃烈氣息的沉醉,而“年光袞袞歎人生”則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如“竹林背水題將遍”和“石筍穿沙坐欲平”,展現了詩人在自然中尋找心霛平靜的意境。結尾的“滿山紅紫數聲鶯”則以生動的色彩和聲音,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麪,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贊美。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