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兮蘭兮翳灌莽,棘刺蒲芽遞消長。 野竹抽稍一千丈,巨石盤雲覆仙掌。 鶺鴒三三兼兩兩,鼓翼飛鳴齊下上。 仰視玄穹極高廣,稊稗瓦甓皆真賞。 半酣一爬誰老癢,五羊城中鍾雪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ì):遮蔽。
  • 灌莽:叢生的草木。
  • 棘刺:荊棘的刺。
  • 蒲芽:蒲草的嫩芽。
  • :依次,輪流。
  • 消長:生長和衰敗。
  • 盤雲:雲霧繚繞。
  • 仙掌:仙人的手掌,比喻形狀奇特的石頭。
  • 鶺鴒 (jí líng):一種鳥。
  • 玄穹:高遠的天空。
  • 稊稗 (tí bài):兩種雜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瓦甓 (pì):瓦片和磚塊。
  • 真賞:真正的欣賞。
  • 半酣:半醉。
  • :抓撓。
  • 老癢:難以忍受的癢。
  • 五羊城:廣州的別稱。
  • 鍾雪舫: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道。

翻譯

蘭花啊蘭花,你遮蔽在叢生的草木之中,荊棘的刺和蒲草的嫩芽交替生長和衰敗。野生的竹子抽出千丈長的梢,巨大的石頭雲霧繚繞,覆蓋着仙人的手掌。鶺鴒鳥三三兩兩,鼓動翅膀飛翔鳴叫,齊齊上下。仰望高遠的天空,連微不足道的稊稗和瓦片磚塊都值得真正的欣賞。半醉之時,我抓撓着難以忍受的癢,在五羊城中的鐘雪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通過蘭花、荊棘、蒲芽、野竹、巨石等元素,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變化。詩中「鶺鴒三三兼兩兩,鼓翼飛鳴齊下上」生動地描繪了鳥兒的活潑動態,增添了詩的生動感。後半部分轉向內心感受,表達了在自然美景中的陶醉與對微小事物的深刻欣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