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舊葉城有感,是時兩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題荒亭

昔年飛舄處,此日倍酸辛。 白骨三家市,青燐一水濱。 異鄉均苦樂,兄弟各風塵。 悽斷惠連句,荒亭墨沈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飛舄(xì):古代一種輕便的鞋子,這裏指行走。
  • 酸辛:悲傷痛苦。
  • 白骨:指戰爭或災難後遺留的屍骨。
  • 三家市:形容人煙稀少,只有三戶人家的小村落。
  • 青燐:指磷火,古人認爲人死後靈魂不滅,化作青燐。
  • 一水濱:水邊。
  • 異鄉:外地,他鄉。
  • 風塵:比喻旅途的艱辛,也指人生的困苦。
  • 悽斷:淒涼至極。
  • 惠連句:指美好的詩句,惠連是古代傳說中的才子,其詩句被認爲是佳作。
  • 荒亭:荒廢的亭子。
  • 墨沈新:指新近留下的墨跡。

翻譯

當年行走過的地方,今天倍感悲傷。 白骨散落在只有三戶人家的小村落,青燐在水邊閃爍。 在他鄉我們同樣經歷苦樂,兄弟們各自承受着旅途的艱辛。 淒涼至極的是那些美好的詩句,荒廢的亭子裏新近留下了墨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的懷念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通過「白骨」、「青燐」等意象描繪了戰亂後的荒涼景象,增強了詩的悲愴氛圍。同時,「異鄉均苦樂,兄弟各風塵」反映了作者與兄弟們在異鄉的共同遭遇和各自承受的艱辛,體現了深厚的兄弟情誼。最後,「悽斷惠連句,荒亭墨沈新」則抒發了作者對美好詩句的懷念和對現實荒涼的無奈。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