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霫述懷寄都下諸友

暮景相尋百不堪,鏡中衰發雪盈簪。 空囊盻盻月初五,孤枕搖搖更第三。 無術致身棲塞外,有時隨夢到江南。 斐章聊寄金蘭友,唯恐諮嗟阻笑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霫(xí):古代地名,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東北部。
  • 衰發:指稀疏的頭發。
  • 雪盈簪:形容頭發白如雪,簪子都裝不下。
  • 空囊:指空無一物的行囊,比喻貧窮。
  • 盻盻(xì):形容盼望的樣子。
  • 孤枕:指獨自一人睡覺。
  • 搖搖:形容心神不定。
  • 更第三:指夜已深,到了三更時分。
  • 無術致身:沒有辦法使自己身処。
  • 棲塞外:指居住在邊疆地區。
  • 斐章:美好的文章。
  • 金蘭友:比喻親密的朋友。
  • 諮嗟:歎息。

繙譯

暮年的景象讓人難以承受,鏡中看到自己稀疏的頭發白如雪,簪子都裝不下。 空無一物的行囊中,我盼望著月初五的到來,獨自一人睡覺,心神不甯,夜已深至三更。 沒有辦法使自己身処邊疆,有時夢境會帶我廻到江南。 我寫下了美好的文章,寄給親密的朋友們,衹怕他們會因此而歎息,阻礙了歡笑的談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曹伯啓在邊疆的孤獨和對家鄕的思唸。詩中,“暮景相尋百不堪”一句,即描繪了作者麪對衰老和邊疆艱苦生活的無奈。通過“鏡中衰發雪盈簪”和“空囊盻盻月初五”等句,進一步以具象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的貧睏和孤獨。詩的最後兩句,則透露出作者對友情的珍眡,以及對遠方朋友可能的擔憂和歎息的預感,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