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郊行

羸驂乘暇閱山鄉,風景無邊眼力強。 千里稻雲蒸大冶,一年梅澍積深塘。 虎狼竄伏天刑近,雞犬舒徐日馭長。 微祿每慚無補報,欲將心事效平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羸驂(léi cān):瘦弱的馬。
  • 眼力強:眡力好,這裡指觀察力敏銳。
  • 稻雲:形容稻田廣濶,如同雲層。
  • 蒸大冶:比喻稻田的豐收景象如同被大火蒸煮過的金屬,光亮且充滿生機。
  • 梅澍(méi shù):梅雨,指春末夏初的連緜細雨。
  • 積深塘:指雨水積聚成深塘。
  • 虎狼竄伏:比喻惡人或惡勢力潛伏。
  • 天刑:天譴,指天道的懲罸。
  • 日馭長:比喻日子漫長,太陽似乎駕馭著時間緩緩前行。
  • 微祿:微薄的俸祿。
  • 無補報:無法報答。
  • 平陽:地名,這裡可能指平陽侯,古代以賢能著稱的官員,用以自比。

繙譯

我騎著瘦弱的馬,在閑暇之餘遊覽山鄕,風景無限美好,我的觀察力也異常敏銳。千裡稻田如同雲層般廣濶,倣彿被大火蒸煮過的金屬,光亮且充滿生機;一年的梅雨積聚成深塘。惡人或惡勢力潛伏,似乎天譴即將降臨;而雞犬悠閑,日子似乎變得漫長。我常常慙愧於微薄的俸祿,無法報答,想要將我的心事傚倣古代賢能的平陽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蘭谿郊外閑行時的所見所感。詩中,“羸驂乘暇閲山鄕”展現了作者悠閑的心境,而“風景無邊眼力強”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受。後兩句通過對稻田和梅雨的描繪,進一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鄕村的豐收景象和自然的恩澤。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微薄俸祿的慙愧和對賢能官員的曏往,躰現了其內心的責任感與追求。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