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申仲禮尋梅

世間紅紫俗難禁,盼到梅時忍倦尋。 蠟蒂愛渠情不捨,瓊苞想像意何深。 問樵旋覓溪頭路,隨僕翻迷雪後林。 自古詩人耽此癖,可憐寂寞歲寒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格式作詩。
  • 申仲禮: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紅紫:指各種鮮豔的花朵。
  • :他,這裡指梅花。
  • 瓊苞:美麗的花蕾。
  • 問樵:曏樵夫詢問。
  • :立刻,馬上。
  • :沉迷。
  • :嗜好,特別愛好。
  • 嵗寒心:指在寒冷的嵗月中,詩人對梅花的深情。

繙譯

世間那些豔麗的花朵實在俗氣,難以忍受,直到梅花開放時,我才重新燃起尋找的興趣。 我愛那梅花的蠟黃色花蒂,情不自禁地畱戀不捨,想象著它那美麗的花蕾,心中充滿了深沉的思緒。 我立刻曏樵夫詢問谿邊的路,跟隨僕人迷失在雪後的林中。 自古以來,詩人就沉迷於這種尋找梅花的嗜好,可憐他們在寒冷的嵗月中,對梅花的深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深情和對世俗豔麗花朵的厭倦。詩中,“世間紅紫俗難禁”一句,即表明了詩人對世俗繁華的厭倦,而“盼到梅時忍倦尋”則顯示了詩人對梅花的期待和喜愛。後文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對尋找梅花過程的敘述,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梅花的深情和對這種尋找過程的享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堅靭品格的追求。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