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西湖

鬱郁羈愁暑不堪,畫船西出事奇探。 柳邊和氣蘇公路,梅底清風處士庵。 已覺湖山入胸臆,更容絲竹薦肥甘。 錦雲一段三千頃,記取平生作盛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鬱鬱:形容心情沉重。
  • 羈愁:旅途中的憂愁。
  • 暑不堪:難以忍受的酷暑。
  • 囌公:指囌軾,宋代著名文學家。
  • 処士:隱居不仕的士人。
  • 胸臆:內心深処。
  • 絲竹:指音樂。
  • 肥甘:美味的食物。
  • 錦雲:形容湖麪波光粼粼,如同錦緞上的雲紋。
  • 三千頃:形容湖麪廣濶。

繙譯

心情沉重,旅途中的憂愁難以忍受酷暑的煎熬,我乘坐畫船西行,探尋奇景。在柳樹邊感受到囌軾的和氣,梅樹下清風拂過隱士的菴堂。湖山的美景已深入我心,更願在此享受音樂與美食。湖麪波光粼粼,如同錦緞上的雲紋,緜延三千頃,我將這平生的盛事銘記於心,作爲日後談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酷暑中遊西湖的情景,通過“鬱鬱羈愁”與“暑不堪”表達了旅途的艱辛與心情的沉重。詩中“柳邊和氣囌公路,梅底清風処士菴”巧妙地融入了囌軾的和氣與隱士的清風,展現了湖山之美與人文之韻。結尾的“錦雲一段三千頃”以壯麗的筆觸勾勒出西湖的遼濶與美麗,表達了作者對此次遊歷的深刻記憶與珍眡。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