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相君:指宰相。
- 平南策:平定南方的策略。
- 吳會:指吳地,即今江蘇一帶。
- 拱北樓:樓名,此處可能指新建的樓閣。
- 鼓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警衆或發號施令的鼓聲和號角聲。
- 藩鎮:指地方上的軍事和行政區域。
- 軒窗:窗戶。
- 豁眼:開闊視野。
- 玉帛:古代用於祭祀的玉器和絲織品,此處指用於朝貢的禮物。
- 修臣節:指臣子盡忠職守。
- 金湯:堅固的城池,比喻國家的安全穩固。
- 帝憂:皇帝的憂慮。
- 民物:人民和物資。
- 熙熙:和諧繁榮的樣子。
- 戎葵:一種植物,此處可能用作比喻。
- 傾日:向日葵向着太陽,比喻忠誠。
- 水東流:比喻事物自然而然地發展。
翻譯
宰相素來有平定南方的策略,吳地新建成了拱北樓。 鼓聲和號角聲壯懷激烈,彰顯了地方的肅穆;窗戶開闊,讓人一眼望盡海天秋色。 每年按時進貢玉帛,展現了臣子的忠誠;政事如金湯般堅固,消除了皇帝的憂慮。 人民和物資和諧繁榮,沒有異議;戎葵向着太陽,如同水向東流一樣自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宰相治理南方後的繁榮景象,通過「拱北樓」、「鼓角」、「軒窗」等意象展現了地方的安寧與壯闊。詩中「玉帛修臣節」、「金湯寫帝憂」強調了臣子的忠誠與國家的穩固。結尾的「民物熙熙」、「戎葵傾日水東流」則表達了社會和諧與自然發展的美好願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