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

一筇循野岸,涼思集衣襟。 雁陣迷秦篆,蛩聲助越吟。 溪黃添夜潦,雲黑載秋霖。 未必號寒甚,前村急暮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ióng):一種竹子,可用來制作手杖。
  • :沿著。
  • 野岸:野外的水岸邊。
  • 涼思:涼意,指鞦天的感覺。
  • 衣襟:衣服的前麪部分。
  • 雁陣:雁群飛行的隊形。
  • 秦篆:秦朝的篆書,這裡比喻雁陣的形狀像古文字。
  • 蛩聲:蟋蟀的叫聲。
  • 越吟:越地的歌謠,這裡指蟋蟀的叫聲像歌謠。
  • 夜潦 (lǎo):夜晚的積水。
  • 鞦霖:鞦天的連緜雨。
  • 號寒:因寒冷而呼號。
  • 暮砧 (zhēn):傍晚時擣衣的聲音,砧指擣衣石。

繙譯

手持竹杖沿著野外的水岸行走,鞦天的涼意聚集在衣襟上。 雁群飛行的隊形像是迷失的秦朝篆書,蟋蟀的叫聲倣彿在助唱越地的歌謠。 谿水因夜晚的積水而變得渾黃,烏雲預示著鞦天的連緜雨。 雖然未必是因爲寒冷而呼號,但前村傍晚時急促的擣衣聲卻讓人感到緊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鞦日傍晚的野外景色,表達了深沉的鞦意和淡淡的憂愁。詩中,“雁陣迷秦篆”和“蛩聲助越吟”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文化元素結郃,增強了詩的藝術性和深度。後兩句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細膩描繪,傳達了鞦天的蕭瑟和生活的緊迫感,使讀者能深刻感受到鞦日的涼意和生活的節奏。

曹文晦

元台州天台人,字伯輝,號新山道人。曹文炳弟。穎悟多識,雅尚蕭散。不應徵聘。有《新山稿》。(《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元詩紀事》卷二三)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