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曲二首
春風吹愁花上來,美人花下銀箏哀。
去年花開共春燕,今日花開春夢遠。
黃鸝紫燕感時鳴,亦既見止寧無情。
只愁青春不長好,名花易落人易老。
一雙胡蝶不知愁,東園花落西園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銀箏:古代一種弦樂器,此処指美人彈奏的樂器。
- 春夢:比喻美好而短暫的事物,如同春夜的夢境。
- 黃鸝:一種鳥,鳴聲悅耳。
- 紫燕:即燕子,常在春天出現。
- 亦既見止:既然已經看到了。
- 衚蝶:即蝴蝶。
繙譯
春風帶著愁緒從花中吹來,美人坐在花下,彈奏著銀箏,聲音哀婉。 去年花開時,我們像春天的燕子一樣歡聚,而今花開,卻如同遙遠的春夢。 黃鸝和紫燕因時節而鳴叫,既然已經看到了,怎能沒有情感。 衹擔心青春不會永遠美好,名貴的花容易凋落,人也容易老去。 一對蝴蝶似乎不知愁苦,在東園的花落之後,又飛到西園遊玩。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通過對比去年與今日的花開,表達了時光易逝、美好短暫的哀愁。詩中“春夢”一詞巧妙地比喻了過去的美好時光,而“黃鸝紫燕”的鳴叫則增添了時節的感慨。結尾的“衚蝶”不知愁,與人的愁緒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青春易逝的深深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