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矇:指三國時期的吳國名將呂矇,這裡比喻有才能的人。
- 伯仲間:比喻相差無幾,不相上下。
- 失學: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育或學問。
- 文山:指文化或文學的殿堂,這裡可能指某個學術或文化交流的場所。
- 刮目看:重新評價,用新的眼光看待。
繙譯
你的才能與吳國的呂矇不相上下,而我自愧不如,學問淺薄難以與你相比。不知何時我們能手牽手一同前往文山,讓那些孩子們用新的眼光看待我們。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贊賞以及對自己學問不足的自謙。詩中,“君立吳矇伯仲間”一句,既贊美了友人的才能,又暗含了詩人自己的期望。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希望能與友人共同進步,讓世人重新評價他們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謙虛好學、追求進步的品格。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啓的其他作品
- 《 挽浙東李兩山宣慰四首 》 —— [ 元 ] 曹伯啓
- 《 悼幼子 》 —— [ 元 ] 曹伯啓
- 《 覺軒二子頭角嶄然蓋乃翁生平積德設施所致因作數語頌之 》 —— [ 元 ] 曹伯啓
- 《 蘭溪郊行 》 —— [ 元 ] 曹伯啓
- 《 就學東平嘉祥道中書事二首 其一 》 —— [ 元 ] 曹伯啓
- 《 水調歌頭 和盧仲敬太守 》 —— [ 元 ] 曹伯啓
- 《 沁園春 · 用中丞敬相謝承卿送菊韻 》 —— [ 元 ] 曹伯啓
- 《 憲使徐公子方俾諸生賦勤學詩蓋示勉勵之意僭題卷末 》 —— [ 元 ] 曹伯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