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十月朔奉迎明宗冊寶至石佛寺明日壬辰迎至太廟清祀禮成賦以紀事
寶冊香輿出法宮,非煙御路曉濛濛。
仗齊劍佩千官裏,金奏簫韶九廟中。
宣室鬼神徵賈誼,太常禮樂屬孫通。
下臣有幸逢熙事,散作恩波四海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辰十月朔:庚辰年十月初一。
- 冊寶:帝王的冊書和寶璽。
- 法宮:宮室的正殿,常指帝王處理政事之處。
- 非煙:指祥瑞的雲氣。
- 御路:皇帝出行時所走的路。
- 仗齊:儀仗整齊。
- 劍佩:佩劍和玉佩,古代官員的裝飾。
- 金奏:指音樂演奏。
- 簫韶:古代的樂曲名,相傳爲舜的樂曲,代表最高雅的音樂。
- 九廟:指帝王的宗廟,古代帝王立九廟以祭祀祖先。
- 宣室:古代宮中的一個房間,用於舉行重要儀式。
- 鬼神:指超自然的力量或神靈。
- 徵:徵召。
- 賈誼:西漢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廟禮儀。
- 孫通: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太常官員。
- 下臣:臣子自稱。
- 熙事:盛大的慶典。
- 恩波:恩澤,比喻皇帝的恩惠。
翻譯
庚辰年十月初一,我奉命迎接帝王的冊書和寶璽至石佛寺。次日壬辰,又將它們迎至太廟,完成了清祀的禮儀。我以此詩來紀事。
寶冊和香車從宮中的正殿出發,祥瑞的雲氣在皇帝的御路上瀰漫。儀仗整齊,千官佩劍和玉佩,金色的樂器奏響了高雅的簫韶樂曲,在帝王的宗廟中迴盪。
宣室中徵召了賈誼般的才子,太常的禮樂事務由孫通這樣的官員負責。作爲臣子,我有幸逢此盛大的慶典,皇帝的恩澤如同波濤,遍佈四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舉行盛大儀式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莊嚴的語言,展現了皇家儀式的隆重和神聖。詩中「寶冊香輿」、「非煙御路」等詞句,形象地描繪了儀式的盛況和氛圍。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參與國家重大典禮的榮幸和對皇帝恩澤的讚美,體現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盛世的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