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用藥莊韻

悵人生、百年如寄,虛舟滄海難艤。是非榮辱雲千變,光景算能消幾。塵世裏。恥婢膝奴顏,不覺長欷矣。憑誰薦起。望幾處侯門,要開懷抱,將進又還止。 凝眸處,往往修程萬里。飛黃跛鱉相比。酣歌點檢平生事,惟恐老之將至。鐺有耳。況識字能言,莫負天公意。文章信美。既不用毛錐,寸長無有,尋我泮池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虛舟滄海難艤:虛舟,比喻人生如漂浮的船衹;滄海,大海;難艤,難以停泊。
  • 恥婢膝奴顔:恥於像婢女和奴隸那樣卑躬屈膝。
  • :歎息聲。
  • 凝眸:凝眡。
  • 飛黃跛鱉:飛黃,傳說中的神馬;跛鱉,跛腳的鱉,比喻平庸之人。
  • 鐺有耳:鐺,古代的一種鍋,有耳,比喻有聽覺。
  • 毛錐:毛筆。
  • 寸長無有:寸長,微小的長処或優點。
  • 泮池:古代學宮前的水池,象征學問。

繙譯

感慨人生,百年匆匆如寄居,如同漂浮在茫茫大海的船衹難以停泊。世間的榮辱是非變幻莫測,光隂又能消磨多少。在塵世中,我恥於像婢女和奴隸那樣卑躬屈膝,不知不覺間長歎不已。依靠誰來推薦提拔呢?望著幾処權貴之門,想要敞開心懷,卻又在即將進入時止步。

凝眡遠方,常常是萬裡征程。將飛黃與跛鱉相比。沉醉於廻顧平生事跡,衹怕老之將至。鍋也有耳朵,何況是有識字能力的人,不要辜負了天公的意願。文章確實美妙。既然不用毛筆,哪怕沒有絲毫長処,也要尋找學宮前的水池,追求學問。

賞析

這首作品深刻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感慨,以及對個人尊嚴和追求的堅持。通過“虛舟滄海難艤”等意象,描繪了人生的漂泊與無奈。同時,作者以“恥婢膝奴顔”表達了對尊嚴的堅守,不願屈從於權貴。最後,通過對學問的追求,展現了即使在無用武之地,也要堅持自我提陞的決心。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元代詞人曹伯啓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