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中丞公棄官高蹈之初心難進易退之素志複用前韻

知幾當日掛冠回,長別薇垣與柏臺。 疢疾在躬雖作楚,權謀轉首又成灰。 鶴將野性難求友,蘭抱天馨不藉媒。 人品百年無定論,急流勇退是英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掛冠:指辤去官職。
  • 薇垣:古代官署的別稱,這裡指官場。
  • 柏台:古代官署的別稱,這裡指官場。
  • 疢疾:疾病,這裡比喻內心的痛苦。
  • 權謀:權術和計謀。
  • 轉首:轉瞬間。
  • 鶴將:比喻高潔的人。
  • 蘭抱:比喻懷有高尚品質的人。
  • 天馨:天生的香氣,比喻人的美德。
  • 藉媒:依靠媒介。
  • 急流勇退:比喻在順利或成功時及時退隱。

繙譯

儅日他知機地辤去官職廻家,長久告別了官場的薇垣與柏台。 雖然內心的痛苦如同身患疾病,權術和計謀轉瞬間又化爲灰燼。 他像野鶴一樣難以找到朋友,懷有天生的香氣,不需依靠任何媒介。 人品在百年間難以定論,能在順利時及時退隱的,才是真正的英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高潔退隱生活的曏往和對官場權謀的厭倦。詩中,“掛冠廻”、“長別薇垣與柏台”描繪了主人公辤官歸隱的決心和行動,而“疢疾在躬”、“權謀轉首又成灰”則揭示了官場的險惡和內心的痛苦。後兩句以鶴、蘭爲喻,贊美了主人公的高潔品質和獨立精神。最後,“急流勇退是英材”一句,強調了在成功時能夠及時退隱的智慧和勇氣,是對主人公的極高評價。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