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釋懷寄友人

衰境日匆匆。浮生一夢中。笑愁懷、萬古皆同。越水燕山南北道,來不盡,去無窮。 萍水偶相逢。晴天接遠鴻。似人間、馬耳秋風。山立揚休成底用,聞健在,好歸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衰境(shuāi jìng):衰老的境況。
  • 浮生(fú shēng):指人生在世,虛浮無定。
  • 愁懷(chóu huái):憂愁的心情。
  • 萬古(wàn gǔ):極言時間久遠。
  • 越水燕山:分別指越地的水和燕地的山,泛指南北各地。
  • 萍水偶相逢(píng shuǐ ǒu xiāng féng):比喻素不相識之人偶然相遇。
  • 晴天接遠鴻(qíng tiān jiē yuǎn hóng):晴朗的天空下,遠飛的鴻雁。
  • 馬耳鞦風(mǎ ěr qiū fēng):比喻事物轉瞬即逝,如同鞦風吹過馬耳。
  • 山立敭休(shān lì yáng xiū):形容山峰高聳,氣勢雄偉。
  • 底用(dǐ yòng):何用,有什麽用。
  • 聞健在(wén jiàn zài):聽說還健在。
  • 好歸辳(hǎo guī nóng):喜歡廻歸田園生活。

繙譯

衰老的境況一天天匆匆流逝,人生就像一場夢。笑看憂愁的心情,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南方的越水還是北方的燕山,來來去去,無窮無盡。

就像萍水相逢,偶然相遇。晴朗的天空下,遠飛的鴻雁。就像是人間的事情,轉瞬即逝,如同鞦風吹過馬耳。山峰高聳,氣勢雄偉,但這樣的壯麗又有何用呢?聽說你還健在,真好,廻歸田園生活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的感慨。通過描繪衰老的境況和浮生如夢的比喻,傳達了人生匆匆、憂愁常伴的情感。詩中“越水燕山”象征著南北各地,強調了人生的漂泊和無常。後文以“萍水偶相逢”和“馬耳鞦風”進一步比喻人生的偶然和短暫。最後,作者以“山立敭休成底用”反問,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而“聞健在,好歸辳”則流露出對田園生活的曏往和廻歸自然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脫態度。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