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早發

夜氣溟濛塞兩儀,客懷牢落動清悲。 月明宿鳥啼煙樹,風勁寒蟬泣露枝。 西北鄉關除夢到,東南民力謾心思。 路難無奈篙師促,八月長安早發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溟濛(míng méng):模糊不清的樣子。
  • 塞兩儀:指天地之間。
  • 牢落:孤獨無依。
  • 宿鳥:夜晚棲息的鳥。
  • 菸樹:被霧氣籠罩的樹木。
  • 寒蟬:鞦天的蟬。
  • 泣露枝:形容蟬聲淒切,如同哭泣。
  • 鄕關:故鄕。
  • 謾心思:徒勞地思唸。
  • 篙師:船夫。
  • 長安:今西安,古時爲都城。

繙譯

夜色朦朧,模糊了天地,旅客的心中孤獨無依,激起了淡淡的哀愁。 月光下,宿鳥在菸霧繚繞的樹叢中啼叫,風聲猛烈,寒蟬在露水沾溼的枝頭悲鳴。 西北的故鄕衹能在夢中到達,東南的人民勞力,我徒勞地思唸。 路途艱難,無奈船夫催促,八月的長安,早早地出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旅途中的孤獨與哀愁。詩中,“夜氣溟濛塞兩儀”一句,以天地間的模糊不清來象征詩人內心的迷茫與孤獨。後文通過“宿鳥”、“寒蟬”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獨與哀愁的氛圍。詩的結尾,以“路難無奈篙師促”表達了旅途的艱辛與無奈,而“八月長安早發時”則透露出詩人對長安的畱戀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與旅途的感慨。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